六房司吏齐齐应了一声,许多人在暗自琢磨林海话里的含义,只听那许夫子问道:“东翁适才所言,可是想要清军?”
“清军?”林海讶然道,“我何时说要清军?本千户只想大致了解一下舟山的丁口多寡,岂料钱知事竟连这个都要欺瞒本官。”
他没说中中所,而是说舟山。六房司吏都是人精,一下子都反应过来,这俩人原来在唱双簧。
至于林千户先前独唱的那一出,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清军,而是要借钱知事来立威,顺带换上自家的心腹幕僚来管事。
任用幕僚这在大明官场那是家常便饭,但像林海这样上来就让原来管事的首领官靠边站,那还是极为罕见的。
不得不说有后台的就是牛逼,有洪承畴这个海防道撑腰,只要林海不干类似清军这种犯众怒的事,那他在中中所这一亩三分地基本是可以横着走的。
这时,中中所的户房司吏秦诚上前一步道:“启禀掌印大人,大人若是想知晓舟山的丁口多寡,卑职或许能说个大概。”
“很好,你是户房的秦司吏罢,本千户就需要你这样实心任事的下属。”林海当即对他进行了口头嘉奖,此人这么快就主动凑了上来,足以说明钱守礼确实没什么根脚。
毕竟卫所文官差不多是大明官场里最没出息的文官,除了卫学的学官外连举人出身的都不多见,凡是出身好点或者后台过硬的,都绝对不可能在卫所里混。
大明朝两百多年唯一出名的卫所文官就是嘉靖年间的沈炼,此人是正牌的进士出身,本来走的知县正途,后来因事左迁为锦衣卫经历,最后还是靠着弹劾严嵩出名的。
由此可见,卫所文官系统压根就出不了什么高官,须知县学教谕里都出了个应天巡抚海瑞。更有甚者,就连木工里都出了个工部尚书徐杲。
这也是为什么林海上任第二天就拿中中所最大的文官开刀立威,对于这些没出身没后台的,他根本不需要有任何顾忌。
“能得掌印大人青看,卑职实乃三生有幸。”秦诚得到林海一句夸奖,感觉浑身骨头都轻了三分,这次投机看来是押对宝了。
他已经在中中所户房司吏这个位置上干了八年多,眼看就是九年考满有机会做官的时候了,若是能得到这位后台极硬的掌印千户青睐,混个仓大使之类的小官当当很有希望的。
官和吏那可是天渊之别,这一步迈过去了,后头还有无限可能。
“那就请秦司吏说说,舟山诸岛究竟有多少丁口?”林海含笑向秦诚问话,并对他点了点头。
“禀千户大人,照卑职估计,舟山岛共计有丁口七八万,若是算上兰、秀、岱、金塘诸岛,丁口合计当不下十五万,其中至少有一半人祖上都是中中所或中左所的军户。”
“好,本官知道了。”林海闻言点点头,这个数字听起来还算靠谱。
许心兰曾对他说过,洪武年间信国公汤和曾经奉命整饬浙江海防,当时曾将舟山民众悉数内迁,只留了原昌国卫五百户军户,共计八千余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