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唐小说网>仙侠小说>红楼姑爷 > 第二百三十五章科举试毕
    科举收卷后,首先会将考生的卷子交给弥封官,由弥封官们把考卷上的考生姓名、籍贯等个人信息折叠掩盖起来,用空白纸弥封后,再加盖骑缝章。

    此所谓“糊名”,即把包括考生姓名在内的个人信息隐藏起来。

    之后,为防止考生在试卷上留下记号,或是阅卷人员认出自己熟悉考生的笔迹而作弊,还会由专门的誊录人员将弥封后的试卷如实地重抄一遍。为了防止誊录有误,誊录人员每天的工作量均有限定。此所谓“易书”。

    为了保障“易书”过程的公平,防止誊录手从中做手脚,大乾朝对誊录程序有一套严格的规定。

    一般担任誊录的官员都是临时抽调的。并对顶替冒名入场、代人改篡者从严治罪。

    其次,就是誊录手不得携带墨笔入场。誊录试卷时,誊录手统一使用朱砂红笔,所用的纸张数、墨水颜色均要一致。

    由于,考生的原始试卷是用黑墨书写的,所以称为“墨卷”;而誊录后的卷子,是用红笔写的,故称为“朱卷”。

    最后,誊写校对完毕后,还要进行”对读”,即将真卷与誊录卷送交对读官核对,核对无误后,由对读官在试卷上盖章。

    同样还是为了保证考试公平,大乾朝科举考试会将阅卷责任全部落实到具体个人,每道程序除有人监督外,每份朱卷上至少还要有六个各环节负责人的签印。誊录手、对读官的姓名、籍贯也要留下来,标注在墨卷的末尾,以备查验。

    大乾朝科举阅卷分为内、外两拨人,即所谓“内帘官”和“外帘官”,“内帘官”负责阅卷,“外帘官”负责考场事务和监试,内外帘官不相往来,有公事在内帘门口接洽。且整个阅卷过程,所有官员都必须住在贡院内。

    【推荐下,咪咪追书真的好用,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。】

    糊名易书之后,便是阅卷了。

    试卷先分送给各阅卷人员进行评阅。试卷分送,是在主考官、同考官的监督之下来抽签分配的,所以阅卷人员批阅试卷是随机的,整个过程赵昕都在当场主持。

    阅卷人员将初阅后中意的卷子推荐给同考官,这类试卷叫“荐卷”。同考官就是副主考,如果他中意哪份荐卷,就会在卷上批一个“取”字。批了“取”字的卷子会被送给主考官,如果主考官也中意,则会在试卷上批一个“中”字。

    手续繁杂,亦是保证科举的公平性。

    当然,凡事没有绝对的公平,即使程序严谨,也不免出现因主观因素破坏考试公平的现象。

    而且,古代阅卷的主观因素极大,为避免有才者因有不负责任的阅卷人员误了前程的,通常,考官会抽查未考中的“落卷”,主考官也有权力调阅副主考官未“取”的荐卷进行复核。

    赵昕虽作为主考官,不过大多都交给李维之主阅,自己则是随意抽取看看。

    待全部试卷皆阅,赵昕统一归纳一遍,共取士一百二十三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