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浩南靠反复锤炼无数的细节来夯实。
曼巴的叫喊,肯定同伴们都听见了,哪怕有人听不懂阈值,起码也知道前锋是谁。
王昕彤的回应更是游刃有余的认可。
所以看见那个高高飞上天的皮球,吉敏已经启动了。
老实说,后卫长传给前锋,这抛物线很讲究,高了,像迫击炮似的,又慢又仰,很适合对方后卫组织等待,前锋常常得仰着脖子傻站,平了,又快又直,前锋不容易追,而对方守门员则能稳稳的迎面接住。
所以一般情况下,这么传不太靠谱,对方后卫也自信满满的等着拦截。
但是别忘了,吉敏是白浩南培养出来的前锋。
可以说跟随白浩南时间最长的在场球员就是他,这早已不是那个只会埋头冲刺的被淘汰大二学生,只仰头看了下空中抛物线,再看看对方后卫站住的身位,他就忽然做了个变动,原本已经朝着落点冲刺到只有八九米的时候,忽然减速,还朝着旁边顿了下脚。
只要踢过球的,多半都经历过这名后卫的场面,空中有球飞过来,这时候往往就俩选择,没干扰的话心里有百分百把握停下,如果对方冲近了贴身拼抢,那就安全起见的头顶脚踢反正远离,跟刚才王昕彤的动作差不多。
这个叫解围。
偏偏吉敏这时候急停!
给了这名后卫一个能够把球留下的错觉。
只要不是那种天赋异禀喜欢耍花样的天才,标准的后卫这时候都会选择那就拿下来,控制住给别人。
还是得说跟着白浩南的人,都是好演员,吉敏急停这下甚至还侧脸看了下旁边,好像是明知道抢不到了在思考下一步咋办。
这才真的麻痹了防守球员,产生了盲目自信,他觉得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,可以轻松的把球控制在脚下,那就停下来吧……
其实吉敏眼角一直瞄着对方呢!
这也是阅读防守球员身体语言的能力,在球落下来之前的那一刻,准备一脚抡出去,和要稳稳停下来,身体本能做出的准备动作是不一样的,他的身体已经透露出他的意图,意识到防守球员没有选择在第一时间解围的刹那。
吉敏又高速启动了!
当年他在白浩南面前展现过的最大强项就是启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