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唐小说网>仙侠小说>我在明末力挽狂澜 > 第四十三章 大奸大义朱慈烺
    三月的深夜,永定门上灯火通明。城楼上火把的光芒在寒风中摇曳,将守城士兵的影子投射在青砖地面上,像一群无声舞动的魅影。

    李自成站在城楼之上,手中捏着王德化带回的三份“忠义证书”,冷风吹动他的衣袍,发出簌簌的响声。他的目光在那几张泛黄的纸张上逡巡,眼神闪烁不定。

    “这招数,当真是绝了。”李自成忍不住失笑,声音里带着几分赞叹,又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复杂。

    能让正统的明朝忠臣,摇身一变成为投降的贰臣,还能保住忠义之名。这般手段,堪称匪夷所思。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纸张边缘,仿佛要从这些字里行间找出更深层的玄机。

    夜风徐徐,吹散了几缕炊烟。城楼下的守军篝火映红了半边天空,照亮了李自成若有所思的面容。

    “十六岁的娃娃,居然能玩出这般花样来。”他低声自语,目光投向远处起伏的城墙轮廓,“若是朱由检有他一半的本事,哪还轮得到我起事造反。”

    宋献策立于李自成身侧三步之遥,听闻此言,眉头微蹙。他上前一步,压低声音道:“陛下,这朱慈烺心机之深,手腕之辣,实乃大奸大义之辈。”

    “大奸大义?”李自成品味着这四个字,眼中闪过一丝赞赏,缓缓点头,“说得好,说得好啊!能把骆养性、高宇顺这等人物收入囊中,还能耍得我团团转,此子确实不简单。”

    顾君恩站在一旁,听着二人的对话,终于按捺不住,向前一步拱手道:“陛下,北京虽已到手,但朱家父子若是逃去南京,必将酿成南北分裂之势。眼下最要紧的,是要将他们拿下!”

    烛火映照下,顾君恩的表情显得格外急切。李自成转过身来,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,若有所思地点点头:“我也正有此意。不过......”他的声音略一停顿,“还有一事需要查明。”

    宋献策眼睛一亮:“陛下是说东虏?”

    “不错。”李自成眯起眼睛,透着一丝寒意,“要弄清楚朱慈烺和东虏的关系。若真有联姻,那吴三桂这个人就不得不防。”

    王德化站在一旁,听到这里,连忙出声道:“陛下,吴家小姐曾入宫为后,只怕他不会轻易投降。更何况,关宁军已失了往日锐气,若降了陛下,就要与东虏为敌。”

    城楼上的风越发紧了,吹得火把噼啪作响。李自成转身走到城垛边,俯视着脚下灯火通明的京城,冷笑一声:“去派人查探就是了。至于那几个投降的忠义之士......”他的声音陡然变冷,“若敢有半句虚言,杀无赦!”

    就在李自成为朱慈烺的手段而惊叹时,运河西岸的王庆坨镇上,另一场暗流正在涌动。

    曹化淳和养子曹文宝站在简陋的望楼上,手持单筒望远镜眺望远方。夜色已深,但他们的神经却紧绷如弦。望楼四周的火把将他们的身影投射在木板墙上,随风摇曳。

    这个因曹家而兴旺的小镇,此刻正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。暮色中,街道上一片寂静,只有偶尔几声狗吠打破沉寂。

    高耸的城墙上,曹文宝手持望远镜,眉头紧锁。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握紧又松开,细微的颤抖暴露了内心的不安。远处,一支铁骑正缓缓逼近王庆坨。暮色中,铁甲在夕阳下泛着寒光,杀气腾腾。

    “爹......”曹文宝声音有些发涩。他今年才十六,身为一名锦衣卫副千户,却从未见过如此阵仗。远处那支铁骑,光是望着就让人心生压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