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,老人的经验和阅历不是年轻人能比拟的,在这个家里,这位名为虞民国的老人,显然已经看出此刀的奇异之处。
想炸他一下,我掏出警官证,说“老爷子,你说我现在是不是可以给你,定个包庇罪犯的罪名?”
“年轻人!我看你是好人才告诉你,这人你最好不要追查,不然就要惹祸上身。”
看老头神神秘秘的样子,我心中一喜道“我不会追查的,到是老爷子你能不能给我说说她的样子?”
老人想了想,说“就一个长相普通的中年大汉,不过他应该是赊刀人!你最好不要去招惹他们这种人!”
皱着眉头,心说怎么会是中年男人,昨天晚上,遇到的应该是一名年轻女子,还有就是,这老头看着上去要比我相信中知道的还多!
于是我又打探他的口风“呦,老爷子,您还知道赊刀人,您以前是做什么的?”
“哎,不说了,以前我们这里有个道观,后来在十年浩劫中人走茶凉,我在道观里面读过几天书。”
心中一乐,原来还是同行,我又问道“您知道,这个赊刀人去了哪里吗?”
“这个不清楚,刘警官可以去村里打听打听。”
心说也是这个理,我就打个招呼给他们告别,只是他们的事情还没有结束,相见皆是缘,这种极品体质的人,我怎么会错过呢!
眼见四下无人,拨通师兄的手机,“喂,云飞!”
“握草,你小子连个师兄都不喊了!”
“嘿嘿,师兄!”
嫌我墨迹,接着听筒里就传来他的不爽声音,“有话说,有屁放,我忙着呢!”
“白送你个徒弟要不要?”
现在的管制很严,上面一方便需要我们这类人,一方便又怕养虎为患,处处压制我们发展,由于一些东西不让,也不敢放到明面上,以至于山上的弟子越来越少。
其实,太华山上正常人家的子弟很少有拜入道教,大多数都是以记名弟子的形式图个兆头,当然这些人也学不到核心的东西,而太华真正的弟子大多数都是从孤儿院里挑的,或者捡来的,比如我。
“什么资质?是特殊体质?你有没有摸骨?”,一连串的质问从他口中发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