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阳眼里失去了光芒。

    蓦然,一股难受的情绪包围住了众人。

    他不该如此的,他应该一直是那个阳光的,充满希望的年轻检察官。

    【警方在调查匿名信的同时,发现了还有另一群人也在调查此事,这个发现令整个案件更加的复杂曲折。】

    【时间回到过去。江阳的调查始终阻碍重重。他不甘心,誓要找出侯贵平被冤枉的证据。】

    宋慈心中一凉:这位年轻的官员过于刚正了。

    而过刚则易折。

    【严队和任队来找李静了解侯贵平的事情。】

    【在李静的回忆中,侯贵平是青春阳光的男孩,研一的时候便去贫困山区支教。】

    百姓们看着他所去的乡村,破旧的教室,学校仅仅包括他仅有3人。

    但他就是自愿来这里教书育人。

    “候先生是个好人……”有老人慢慢说道。

    不管什么时候,愿意从繁华的地方去到贫困的地区传授知识,都是令人尊敬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而且,好像是他所在的学校有这个支教的项目。也就是说像他这样的人远远不止一个。”旁边的人语气不由得郑重起来。

    “这就是后世对教育的重视吧,候先生本身就是一个大学的学生,他学成后又去教那些学生。如此循环,何愁家国不兴啊。”一名老秀才由衷佩服后世的做法。

    康熙默默看着电视,心中想到要拟一道圣旨,凡是有学识的秀才之类的人群,如果自愿教授孩子学识,朝廷将给予一定的奖励,鼓励他们更多的教书育人。

    民众必须开智了。

    李世民有些可惜:“这个候先生是个好先生,教书认真,对学生也负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