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太傅站起身来,见张正端正拱手向自己施礼,便笑呵呵地走到他身边,握住了这位内阁首辅的手。

    “我大宁一朝人才辈出,我这一个教书的老头子,侥幸多活了两年,哪里又能称得上一国之福了。

    倒是你啊,你可是得好好保重身体,你才是我大宁真真正正的福分啊。”

    老太傅亲切地拉着张正端的手,走上主桌,让其坐在了自己身边。

    “说来也是,我今年一算,也五十有三了。年轻的时候,可是从来没觉得时间过得如此之快,一到上了岁数,这日子啊,就跟没过一样,嗖一下就过去了。

    用不了多久,我也就该告老啦,趁着身子骨还有个二两肉,再为朝廷多办些事,才好心里踏踏实实地归乡啊。”

    张正端坐在椅子上,略带唏嘘地说道。

    主桌上坐着的皆是些熟面孔,户部尚书郑起闻言,笑道:

    “张首辅啊,您可是会想好事。陛下如今春秋鼎盛,征北之心从未放弃,您想告老?陛下可是万万不能应允的,他那可是指望着您替他多管几年的家呢。”

    张正端苦笑两声,郑起说的他又何尝不知?

    近些年大宁国力蒸蒸日上,国库充盈,陛下那颗沉寂了数年的好战之心又蠢蠢欲动起来。

    他眼看着近年来财政支出不断向军伍方面倾斜,心里便知道,陛下欲再起兵戈之事,报那十数年前北蛮犯边之仇。

    “赵侯爷那边消息也传过来了,北边也已经开始做准备,小动作不断,颇有些先下手为强的意味。”兵部尚书陆伦道。

    老太傅也有些沉重地点了点头,本来赵山那小子今年是准备回京的,可关外动静不断,实在是不能分心,只好派孙儿回来给他祝寿。

    想着想着,老太傅摆了摆手:“不说这个了,我反正是老了,想管也管不了了,随你们年轻人折腾去吧。”

    张正端心底微微叹息,您是看得开,可这若是战事一起,我这把老骨头,又有得折腾咯。

    “今日老大人寿辰,咱们几个就别谈国事了,平日时操心还没操够啊。今日开心的日子,直管享用老大人的美酒才是正事。”

    “是极,是极。”

    此时尚未开宴,宾客们都聚于大厅,笑呵呵地说着话。老太傅环顾了一圈,没找到自己想找的那道身影,慢慢皱起了眉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