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嗯,特别想。”小姑娘没有隐瞒自己的小心思,“从我记事起就和奶奶在一起,无论哪天、啥前儿,都是奶奶。现在我晚上回家烧炉子空荡荡的,一点都不好。”
“等你奶出院就好了,但她不可以下地,不然以后就会影响走路的。”
“放心吧大娘,我都记着呢,最好奶奶能住到我放寒假,这样我天天都能在家看着奶奶。”杨春柳童言无忌的说着心中想法。
程瑶欣慰的摸着她的发顶,并没有纠正她的话语。
其实如果真的能在医院住到放寒假也好,这样恢复的也不错,而且白天、黑天都有人。但老人家回家就不一样了,左邻右舍的媳妇虽然能照顾,但老人家肯定不好意思麻烦人。
不是自己的儿女,用着不仗义,甚至可以说特别难堪。尤其是在生理问题上,要想好得快吃喝是必要的,可吃了、喝了就得拉、尿,过程着实纠结。如果老人家的胳膊没上,拄拐也不是不行,但偏偏左胳膊还打着石膏。
回到家,隔壁屋的灯还没有灭,程瑶让杨春柳先回屋上炕睡觉,自己则给俩孩子煮一碗馄饨,端去隔壁。放了紫菜、海米的馄饨汤头特别鲜,俩孩子每人拿起勺子,一勺接一勺的喝汤。
李旺男吃了一个肉馅儿馄饨,满足的说:
“对了妈,明天我和旺君得交五块钱,是假期订资料、上课的费用。我们寒假就放过年那几天,其他时候得复习。”
程瑶听了要从兜里掏钱,被李旺君一把按住了。
“不用的妈,我和二姐有钱,我俩能交,钱又不多。”
“不多也得我来,你俩手里的留着上大学以后再用。”程瑶不由分说的掏出一张大团结,放在桌上。
自打上次爆米花事件之后,旺民和旺家的零用钱已经取消,而且原本给他们的也都收缴单独存放,等他们长大一些再给。但俩闺女的她没收,主要是人家也不乱花钱,偶尔交的小来小去的费用,就从自己的小金库出。
碰着就提一嘴,碰不着也就算了。
等两姐妹把馄饨吃完,照例叮嘱她们早点睡,程瑶便起身回屋休息去了。
如今每周六下午和周日全天她都忙,周一到周五也会忙,经常和齐峰、齐岩去各个单位给人家拍寸照。宁嘉宇那台车现在完全就是他们在开,租金该多少就多少,这个不能差事儿。
晃眼11月份过去了,杨老太太也终于被“特赦”可以出院了。
接她出院这天,霍超、蔡劲松、戴云等人都来了,李梁也过来了。程瑶没来,在杨家收拾屋子,帮忙点炉子烧炕。蔡劲松媳妇就住在隔壁,她说了以后白天她来照顾,咋都得让老人家平安度过这一个冬天。
炕上铺了厚厚的褥子,老人家靠右侧躺,左边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疼了,但想起来肯定不行,吃不住劲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