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汉四年九月,宇信带队从蓟县出发,取道代郡进入并州地界。途经雁门关时,宇信亲赴关口巡察边防将士。
虽说雁门关是并州的治地,但宇信已和文聘约定好了,暂由周泰接任雁门郡太守,以换取雁门关的实际管辖权。因此,如今关上驻扎的军队仍是当年随阎柔西进御敌的幽州军。
宇信来到雁门关后,立即着人前去通告周泰。自去年南下会盟讨董后,宇信便再没见过这位“不屈将军”,想念之情自是不必多说。
想当年宇信南巡江东时,在鄱阳湖上遇到打劫商船的周氏父子,最后还是文聘出手招来二人的。如今几年过去了,文聘已官居并州牧,宇信麾下的水军大将也只有周泰这小子一人了。
周泰在得知宇信驾到后,赶紧扔下手中军务,率众将官出关相迎。周泰一直牢记着他父亲的话,此生誓死追随主公,以报昔日收留之恩。
宇信见到周泰后便斥退随从,邀周泰一同登关叙旧。昔日爱将文聘已然离去,可不能再失去幼平了。
郭嘉自然清楚宇信要找周泰说什么,雁门关之紧要,乃是北地阻挡夷族入侵的要塞。如今又逢文聘立场摇摆不定,这雁门关守将的职责就显得更为重大了。
登上关口,宇信凭栏远眺,阅尽塞上风光。不想寒冬未至,雁门关外有些地方早已开始飘雪。由景生情,宇信不禁想起后世伟人的名句“北国风光,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……须晴日,看红装素裹,分外妖娆”。
关外冰天雪地,关内的气候也不容乐观。宇信进关时就注意到了,关内不少执勤的将士手指都生了冻疮。真是应了那句古话:莫言寻常人家苦,最苦不过守边人!
“主公,关上风大,还请主公珍重。”周泰见宇信驻足良久却不说话,以为他身体不适,这才开口劝道。毕竟主公乃万金之躯,这北方多是寒苦之地,在外面呆久了容易伤身子。
宇信这才回过神来,望着眼前一脸憨厚、皮肤有些黝黑的周泰,念及当年他初来幽州时生得一副秀才脸,一时不禁感慨万千。
将心比心,宇信轻叹一口气,伸手解下披在肩上的大袍,随后上前系在周泰身上:“幼平受苦了!塞上严寒,平日里多穿点,别着凉了。边地战事紧急,幼平更应保重啊!”
周泰闻言愣了愣神,旋即低头望着披在肩上的裘皮袍子,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,抱拳下拜道:“主公……主公之恩比天高,比海深,泰今生来世都难报主公大恩,唯有舍此残躯为主公效命马前。”
宇信笑了,他要的就是这种忠义之士,非金银可以动其心:“幼平快快请起,我不求你知恩图报,只愿你能为我守好这十里雄关,保一郡百姓之平安。”
周泰闻言,当即抱拳立誓道:“主公放心,关在泰在,关不在泰便亡!”
“好,要的就是这股子英雄气!有幼平这句话,我便安心了!”宇信上前拍了拍周泰的肩膀,欣慰地说道。
周泰顿了顿,忽然再次下跪请罪道:“主公,泰有罪!”
宇信见状,不由一脸疑惑:“幼平这是做甚,起来讲话。”
周泰羞愧地低下头,半晌才哽咽道:“我兄文聘深受主公知遇之恩,本应一生忠心侍主,不想他却因受皇帝亲点加封为并州牧而动心,中途离主而去,泰闻之惶恐;后又听闻泰之郡守之职乃是我兄威逼主公得来的,每每想来心中更是不安。今主公亲临此处,解袍于泰,此恩此情,泰愧不敢受,泰愿请辞郡守之位,只求能在前线当一名小卒,以报主公厚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