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若是女儿……纵使老九登基,请四婶劝说一二,唐太宗玄武门之变,隐太子、齐王之女依旧以县主之尊出嫁。”
“不,不!”徐氏眼神变得坚定起来,“绝不会如此,陛下承太组遗风,当奋勇而起,不可如此泄气!”
李允熥惨然一笑,“时也命也,时也命也……”
徐氏沉默片刻后,低声道:“若是陛下掌权,如何处置燕王赵王?”
“绝无可能,四婶何必说笑。”
“若有那日呢?”
李允熥奇怪的看了眼徐氏,他从来没有把真正的希望寄托在面前这个妇人身上,所以很是意外,想了想后道:“六哥实有理政之能,老九若能安分守己,可为御边统帅。”
这句话半真半假吧,若是拖的久了,其实李高炽成功的可能性更大,但短时间内,他对李允熥的直接威胁是比不上手握兵权的李高煦的。
如果李允熥能顺利掌权,他是能容得下有自知之明,并且在军中没什么根基的李高炽,但很难容得下李高煦……而这位在历史上的各种作死表现也证明了他对皇位的执着,以及到了黄河心也不死的做派。
徐氏下定了决心,今夜不可尽述,回头再和陛下详谈,此时还是要先处置避子汤一事。
此时,徐氏才发现,自己的手还抚在李允熥的脸颊处……闪电般的缩了回来,徐氏不禁想起了中秋前后自己病卧床榻,陛下守夜的那时候。
徐氏的脸突然红了起来,她感觉到有点热,古怪的气氛在室内升腾。
好一会儿之后,徐氏才勉强控制住情绪,低声道:“陛下,今夜之事,还需详询,内侍常宽从何处得避子汤的药材?”
李允熥呃了声,这事儿闹的……自个儿倒是一清二楚,其实就是自己嘱咐的,总不能让常宽背这个锅吧?
门外的徐妙锦来回疾走,时不时停下盯着跪在地上的常宽、淑嫔张氏,偶尔瞥一眼像个木头杵在那儿的道衍和尚。
只简单问了几句,徐妙锦就气得不行,常宽居然敢熬制避子汤,而张氏还老老实实的每次都喝下去……自己还盼着张氏诞下子嗣呢!
而一旁的道衍和尚眉头微动,心想陛下手段实在不凡,早早的挑了徐妙锦为妻,又举案齐眉,琴瑟和谐……毕竟是徐家女,有徐妙锦在此,很难说太妃最终选择助陛下掌权,有没有将这层关系考虑在内。
如此手段,如此心思,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