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场求雨活动就是民众自发发起,由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向寺庙的方丈申请,然后集体募捐,斋戒三天,向天祈雨。
祈雨仪式一般也是三天,虽然由于时代的原因很多仪式多年中断,但是灵光寺的方丈宗慧法师年过八旬,对很多仪式和法事了然于胸,并且胸有大智慧。是多年修行有道的高僧。
他于十九岁那年的二月初五日,出家于灵光寺,拜瑞祥师父座下披剃。
廿五岁,在潮城开元寺福来方丈处受具足戒,回灵光寺长住历时二十年。
1941年,转静室庵住持十年。
1951年复转灵光寺直住至1966年农历九月十六日。
时值运动时期,解散僧众,老法师不返俗家,居住在南福沙背村的信徒家中,历经艰苦生活一十四年。坚持诵经念佛清修,不为世俗所动。
至1980年8月,政府落实宗教政策,梅城宗教局邀请他回灵光寺居住。恢复僧众生活,暮鼓晨钟,念佛不辍,自在安养。
这次宗慧法师也是受信徒和民众所愿,共同祈雨,并祈求天下太平。
姜老和小崔宁到达灵光寺的时候,正是下午两点左右,一天中最热、也是南方太阳最毒的时候。
在火辣辣的太阳下,众僧和一众信徒跪拜在寺庙前的草坪和空地上,几十米高的生死树一枯一荣,很是奇异。
跪拜在人群中的宗慧法师看到姜老到来,也很是开心,大呼“及时雨将至”,将姜老和崔宁迎至方丈室。
“姜老,好久不见,盛颜如昔,大驾光临本寺,这是知晓民众祈雨,送雨来乎?”宗慧法师很是和蔼,看上去比姜老的年龄还要大很多,但是称呼上却是晚辈相称。
“宗慧法师,修道有成,难得难得”姜老把小崔宁介绍给宗慧法师“这是我的小友,崔宁施主,过来送雨”
宗慧法师这才认真的看看崔宁,一边看一边点头,然后又摇头,说道:
“施主慧根不凡,请恕宗慧眼拙,看不透施主的命相”
“呵呵,吉祥自有天相,不必多言,一念之间,天地之间自有感应”姜老说着话对崔宁道“你觉得寺庙门外求雨的人热不热?”
“很热吧?!”崔宁说道“不过那两棵树真是很神奇,我从书上看过,这是第一次见”
“恩,生死之间有大恐怖,实际上无非是枯荣二字”宗慧法师道“既是崔宁小友来送及时雨,但凭姜老安排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