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十二艘武昭艨艟巨舰对上十六艘西凰艨艟,在北洋海域进行了一场激烈角逐。

    结果,由于武昭水师战舰的船体设计和用料全面落后西凰海军,导致武昭国水师再度大败,五十二艘艨艟回港仅九艘,其中有三艘受损严重在进入军港后不久便侧翻沉没了。

    而西凰海军则趁武昭水师大败之际,再度登陆洗掠沿海各地。

    但这一次,他们遇到了武昭名将,骁右卫将军娄师德和龙虎卫将军兆启年的精锐铁骑围剿。

    西凰军大败而归。

    这一战,武昭军一万三千余人,歼灭西凰军七百余人,但武昭水师却损失惨重,伤亡两千余人,这一战算是打成平手。

    李弘得知战果,顿时龙颜大怒,第一时间便革职了工部尚书拜尔钦,随后将水师提督押赴京师定罪。

    同时,李弘立马进行军制改革,经过七年强有力的铁血练兵后,武昭国的陆地部队终于有比之前更强的战斗力。

    但武昭水师实力却没有什么实际提升。

    面对西凰海军不断频繁袭扰沿海的局面,李弘的政策是从他国大量采购并进行仿造。

    终于在李弘十四年,武昭水师总算在近海全歼了来犯的十二艘西凰艨艟巨舰,获得了辉煌胜利。

    自此,知道武昭国强硬态度的西凰国,逐渐退出了北洋海域争夺。

    本以为武昭国水师即将因为击败海上强国西凰而迎来一个黄金时期。

    不想在李弘登基二十五年,李弘忽然宣布封锁各个沿海口岸,禁止民间私自下海。

    同时下令各个船厂禁止建造大船,原本的水师部队也从艨艟巨舰改用只够搭乘三十余人的米船。

    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,史明珠一直都不理解,直到他有幸成为海外驻地大使,才明白李弘此举何意。

    原因无他,各国之间海洋贸易越来越频繁,船体也越来越大。

    为了防止贸易可能带来的民变在李弘治下上演,才下达了这样一个“自毁长城”的旨意。

    至此,本就不善海战的武昭国,在海上力量建设中,逐渐被他国远远甩在身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