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眼前一步一景,可苏嬷嬷却是有些心不在焉的。问儿已经出去那么多天了,也不知道他到了那里,外面住的可还习惯?
真是母行千里儿不愁,儿行千里母担忧啊!
苏嬷嬷带着小宫女来到“东篱亭”。
小宫女下子被眼前的美景震撼到了,“嬷嬷,真是太美了!”
亭子的周围种满了各色的菊花,有黄色的,有白色的,有紫色的。
每一种颜色单独来看,自成一景。混在一起,又是一副美丽的大画卷。
小宫女看着看着就有点遗憾了,“可惜奴婢读书少,如若不然此情此景,定然要赋诗一首的。”
“呵呵!”苏嬷嬷被她娇憨的样子逗笑了。
小宫女也不是那种不知事的,说了几句话,逗着苏嬷嬷开心后,便静静地站在一旁伺候着。
见苏嬷嬷身上衣衫单薄,想了想便说道“嬷嬷,亭子里风大,我们还是回去吧。”
免得着凉了。
苏嬷嬷却不愿动弹,单手托腮,看着成片的菊花,“这点风算什么,我又不是纸糊的。”
小宫女不敢再催了,可也担心苏嬷嬷的身体,于是建议道“嬷嬷,不如奴婢回去给您拿件披风吧。”
其实,出门前就应该将披风搭在手里的。
这事怪她疏忽了。
苏嬷嬷本想说不用的,可看到小丫头一幅忐忑不安的样子,便同意了,“也行,快去快回。”
“嗳!”小宫女答应一声后,便麻溜地出了亭子。
苏嬷嬷看着小宫女慌乱的脚步,不由得喊了一声,“慢一点,不着急的。”
也不知道小宫女有没有听到,反正是脚下的步伐没有慢下来。